我點了點頭,心裡對她多了幾分敬佩。她雖然犯了錯,但骨子裡還是那個堅韌、有擔當的何晴。
「那……你現在的生活?」
「挺好的。」她勉強笑了笑,那笑容裡帶著一絲如釋重負,「我在老家縣城裡盤了個小門面,開了家早餐店。生意還不錯,足夠我和樂樂生活了。這次回來,一是把錢還給你,當面跟你道歉。二是……想把樂樂的戶口遷過來,讓他在這邊上學,畢竟這裡的教育資源好一些。」
原來如此。她不是衣錦還鄉,只是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然後鼓起勇氣,回來面對自己留下的爛攤子。
包間裡再次陷入了沉默。我端起面前早已涼透的茶,喝了一口,苦澀的味道在舌尖蔓延開來。
我該怎麼辦?
是拿起那張銀行卡,從此與她一刀兩斷,形同陌路?還是……
我看著她,想起了大學時代。那年我父親生病住院,急需用錢,我一個月的生活費根本不夠。是何晴,把她辛辛苦苦做家教攢下的八百塊錢,一分不留地塞給了我,自己啃了一個月的饅頭。她說:「舒文,咱們是姐妹,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我又想起,畢業找工作時,我四處碰壁,心灰意冷,是她拖著我,一家家地跑招聘會,給我打氣,陪我修改簡歷。她說:「別怕,天塌下來,有我頂著。」
那些溫暖的、閃著光的記憶,我以為自己早已忘記,卻原來一直深埋在心底。只是被這五年的怨恨,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她傷害了我,這是事實。但她也曾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道光。
人性的複雜,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沒有純粹的黑與白,更多的是深淺不一的灰色。
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將那張銀行卡,又推回了她的面前。
何晴愣住了,不解地看著我。
「舒文,你……你這是什麼意思?你不肯原諒我嗎?」她的聲音又開始顫抖。
「何晴,」我看著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當年的事,我恨過你,真的。你不知道那五年我是怎麼過來的。你毀掉的,不僅僅是十八萬,還有我對人最基本的信任。」
她的頭垂得更低了。
「但是,」我話鋒一轉,「今天,聽你說了這麼多,我……我好像也明白了。我不能原諒你的欺騙,但我理解你的絕境。」
我頓了頓,繼續說道:「這卡,我不能全要。當年我借你的是十八萬,你就還我十八萬。至於利息,就算了。就當我……為我們那段逝去的友誼,買一份單吧。」
我從自己的錢包里,拿出我的銀行卡,放在桌上:「你把十八萬,轉到我這張卡里就行。」
何晴抬起頭,淚眼婆娑地看著我,嘴唇翕動著,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她知道,我收下錢,代表著這件事的了結。而我不要那兩萬塊的利息,則代表著,我心裡,還為她保留了最後一絲情分。
「舒文……」她哽咽著,泣不成聲。
「別哭了。」我遞給她一張紙巾,「都過去了。以後,好好帶著樂樂過日子吧。」
她接過紙巾,用力地點了點頭。
那天,我們沒有再聊更多。有些傷痕,需要時間去撫平;有些裂痕,永遠無法彌補。我們都默契地沒有提「以後還做朋友」這樣的話。因為我們都知道,有些東西,一旦破碎,就再也回不去了。
走出茶館,外面的陽光有些刺眼。我眯起眼睛,感覺心裡那塊壓了五年的巨石,終於被搬開了。雖然那裡依然空蕩蕩的,但至少,不再沉重得讓我窒息。
回到家,趙鵬正在客廳里焦急地踱步。看到我回來,他立刻迎了上來。
「怎麼樣?她說什麼了?」
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他聽完,久久沒有說話,只是點燃了一支煙,默默地抽著。
許久,他才開口,聲音有些感慨:「真沒想到……是這樣。」
「你是不是覺得,我還是太心軟了?」我看著他,有些忐忑地問。
他搖了搖頭,走過來,輕輕地把我攬進懷裡,拍了拍我的背。
「不。你做得對。」他說,「舒文,我很高興。我熟悉的那個善良、寬厚的林舒文,又回來了。」
我靠在他的肩膀上,眼淚無聲地滑落。
這一次,不是因為委屈和憤怒,而是因為釋然和感動。
第7章 新的開始
幾天後,我的手機收到了一條銀行簡訊,提示有十八萬元入帳。
看著那串熟悉的數字,我心裡沒有太大的波瀾。這筆錢,在我的生命里走失了五年,如今物歸原主,卻早已失去了它最初的意義。它不再是我們換房的希望,也不再是友誼的見證,它只是一個句點,為一段複雜的過往,畫上了一個終結的符號。
那天晚上,我和趙鵬坐在陽台上,吹著晚風。
「錢回來了,有什麼打算?」他問我。
「不知道,」我搖了搖頭,笑著說,「好像已經沒有五年前那麼強烈的願望,非要換個大房子了。現在這個小家,住著也挺溫馨的。」
「是啊,」趙鵬也笑了,「以前總覺得,幸福就是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現在才明白,幸福其實就是家裡安安靜靜,身邊的人讓你心安。」
我們相視一笑,彼此的眼裡,都有一種經歷風雨後的通透與平和。
又過了一個月,我意外地接到了一個陌生號碼的電話。接起來,是一個清脆的童聲。
「請問,是林舒文阿姨嗎?」
「我是,你是……」
「阿姨,我是樂樂。」
我的心頭微微一震。
「樂樂啊,你好。」我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自然一些。
「阿姨,謝謝你。」孩子的聲音很認真,「我媽媽都告訴我了。她說,她做錯了事,是你原諒了她,給了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她說,你是我家的恩人。」
我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幹巴巴地回道:「媽……她也不容易。」
「阿姨,我媽媽說,做人要知恩圖報。我現在還小,沒什麼能報答你的。但我會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有用的人,像你一樣,做一個善良的人。」
孩子真誠的話語,像一股暖流,緩緩淌過我的心田。我能想像到,電話那頭,何晴一定就站在他身邊,教他說的這些話。這或許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表達感謝和懺悔的方式了。
「好,阿姨相信你。」我笑著說。
掛了電話,我看著窗外,夕陽正把天空染成一片溫暖的橘紅色。
我和何晴,大機率是回不到過去了。那道因為欺騙和背叛而產生的裂痕,橫亘在我們之間,無法忽視。我們也許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不會再在對方需要時第一時間出現。
但至少,我心裡的那份怨恨,已經徹底煙消雲散了。
我不再糾結於那十八萬,不再糾結於那五年的杳無音信,也不再糾結於是非對錯。我開始明白,生活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場,都有可能在某個時刻,被生活的重壓逼到牆角,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選擇。
我不能贊同何晴的方式,但我選擇理解她的困境,並從這段經歷中汲取教訓。
這件事,讓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卻也讓我和丈夫的關係更加緊密。我們學會了溝通,學會了共同面對問題,學會了更加珍惜彼此。
它也讓我對「善良」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正的善良,不是毫無保留的付出,不是不設防線的信任,而是在洞悉了人性的複雜和現實的殘酷之後,依然選擇保留內心的那份柔軟和悲憫。它是一種選擇,一種更加清醒、更加理性的選擇。
我拿出手機,翻出那個早已被我拉黑的號碼,猶豫了片刻,將它從黑名單里移了出來,然後又默默地刪除了。
就讓這一切,都過去吧。
我和她,都該有新的開始。
第8章 陽台上的花
生活像一條平靜的河流,繼續緩緩向前流淌。
那十八萬,我和趙鵬商量後,沒有再存成定期,而是取出了一部分,把我們那個小小的陽台,徹底改造了一番。
我們買來了花架、土壤和各種各樣的花籽。有向日葵,有月季,有滿天星,還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綠色植物。趙鵬負責組裝花架,我負責播種澆水。我們像兩個剛得到新玩具的孩子,每天下班後,最期待的事,就是去陽台看看那些種子有沒有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