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三個字,像一道暖流,瞬間沖開了我心中最後那點冰冷的壁壘。
我看著眼前這混亂而真實的一幕,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
第6章 一碗遲來的餃子
那個除夕夜,最終是在一種奇特的氛圍中結束的。
舅舅堅持要給我媽磕頭認錯,被我和舅媽手忙腳亂地拉了起來。表弟趙文博大概是被眼前的景象嚇到了,收起了手機,怯生生地站到他爸爸身後,第一次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哭過、鬧過、坦白過之後,籠罩在這個家裡多年的那層隔閡,似乎被撕開了一道口子。雖然尷尬,但空氣中卻多了一絲如釋重負的輕鬆。
「都別站著了,」舅媽王麗最先反應過來,她擦了擦眼角,拍了拍手,試圖打破僵局,「這大過年的,都還沒吃飯呢。姐,嵐嵐,你們都坐著,今天這頓飯,我和國強來做!」
說著,她就拉著還有些發懵的舅舅往廚房走。
「我……我不會做啊……」舅舅為難地說。
「不會做就學!擇菜、洗碗總會吧?趕緊的!」王麗瞪了他一眼,半推半就地把他弄進了廚房。

我和我媽坐在沙發上,一時相對無言。電視里,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主持人正用激昂的聲音倒數著。
「媽……」我先開了口,聲音有些沙啞。
她轉過頭,眼睛還是紅腫的,但眼神里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憤怒,只剩下疲憊和愧疚。她伸出手,有些遲疑地握住了我的手。她的手很粗糙,掌心卻很溫暖。
「嵐嵐,對不起。」她低聲說,「媽……媽是老糊塗了。」
我的眼淚又一次涌了上來。這麼多年,這是她第一次,真正地跟我說「對不起」。我搖搖頭,反手握緊了她的手:「媽,我不怪你。我只是……只是希望你能看到我。」
她用力地點了點頭,淚水順著臉上的皺紋滑落。
廚房裡,很快就傳來了叮叮噹噹的聲響,還伴隨著舅媽不時傳來的指揮聲和舅舅手忙腳亂的驚呼聲。
「哎呀,讓你切蒜,沒讓你剁成泥!」
「這鍋都燒乾了,快加水!」
「文博,別杵在那兒,過來把蔥剝了!」
我和我媽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裡看到了一絲笑意。
過了一會兒,趙文博從廚房裡探出個腦袋,臉上沾著一點麵粉,有些不好意思地對我說:「姐,我爸媽讓你過去指導一下,他們倆快把廚房給點了。」
我笑著站起身,我媽也跟著站了起來。
我們走進廚房,眼前的景象讓我哭笑不得。舅舅拿著鍋鏟,對著一鍋黑乎乎的東西發愁,舅媽正在和面,結果麵粉弄得到處都是,像下了一場雪。
「我來吧。」我說著,很自然地就要去拿圍裙。
「別!」我媽一把按住了我的手,「今天,你什麼都不用干。你就坐著,等著吃。」
她從我手裡拿過那條我用了十年的舊圍裙,第一次,親手為自己繫上。然後,她捲起袖子,對我舅舅和舅媽說:「你們都出去吧,我來。國強,你去燒壺水。王麗,你陪嵐嵐去看電視。」
她的動作很利落,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又變回了那個能幹的大家長。但這一次,她的威嚴,是為了保護我。
最終,那個除夕夜的年夜飯,是我媽一個人在廚房忙碌的。我和舅舅一家人坐在客廳里,看著電視,聊著天。舅舅不時地站起來,去廚房門口問一句:「姐,要不要幫忙?」
我媽總是在裡面大聲回一句:「不用!都給我坐好了!」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時,我媽端著兩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從廚房裡走了出來。白菜豬肉餡,是我最喜歡吃的。
「快,吃餃子了!新年快樂!」她把其中一盤放到我面前,臉上帶著一點不自然的、討好的笑。
我夾起一個餃子,放進嘴裡。皮薄餡大,還是我熟悉的味道。熱氣從口腔一直暖到胃裡,再暖到心裡。
我看著燈光下,我媽額頭上滲出的細密汗珠,看著她那雙因為常年操勞而有些變形的手,看著她臉上帶著疲憊卻滿足的笑容。
我忽然明白,她不是不愛我。她只是像一棵老樹,習慣性地把所有的枝葉都伸向她認為最需要陽光和雨露的那個方向,卻忽略了,在她腳下,一直默默為她輸送養分、支撐著她的我,也需要被看見,被呵護。
而今天,我用我的方式,讓她終於回過頭,看到了我。
第7章 新年的第一天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是在一陣飯菜的香氣中醒來的。
這是一種久違的感覺。在過去十年的每一個大年初一,我都是家裡起得最早的那個,天不亮就要起來準備全家人的早餐。而今天,當我睜開眼時,太陽已經曬進了房間,暖洋洋的。
我走出房間,看到餐桌上已經擺好了熱騰騰的白粥、金黃的油條和幾樣爽口的小菜。
舅舅趙國強繫著一條嶄新的圍裙,正在廚房和餐廳之間來回穿梭,他的動作還有些笨拙,但臉上卻洋溢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熱情。舅媽王麗則在旁邊打下手,指揮著他把碗筷擺好。
看到我出來,舅舅立刻笑著迎了上來:「嵐嵐,醒啦?快來快來,嘗嘗舅舅炸的油條,我跟你說,我可是嚴格按照網上的教程來的,保證好吃!」
我媽坐在餐桌旁,正慢悠悠地喝著粥,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朝我招招手:「快來吃吧,不然一會兒涼了。」
我坐下來,嘗了一口油條,雖然有點硬,火候也不太均勻,但我還是認真地點了點頭:「嗯,好吃。」
舅舅立刻高興得像個孩子。
這頓早餐,吃得格外輕鬆愜意。飯後,舅舅主動搶著去洗碗,被舅媽一把攔住:「行了你,昨天把廚房弄得一團糟還不夠?我來吧。」
趙文博也比往年懂事了不少,吃完飯,主動把我媽和茶都泡好了,端了過來。
上午,我們一家人決定出去逛逛廟會。
出門前,我媽把我拉到一邊,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厚厚的紅包,塞到我手裡。
「嵐嵐,這個拿著。」
我推辭道:「媽,我這麼大了,不要紅包了。」
「不是給你的壓歲錢。」我媽把紅包硬塞進我手裡,低聲說,「這是……這是媽補給你的。這些年,買菜的錢,亂七八糟的開銷,都是你出的。媽……媽心裡有數。」
我捏著那個紅包,感覺沉甸甸的。我知道,這裡面裝的不僅僅是錢,更是一個母親遲來的歉意和補償。

「還有,」我媽頓了頓,眼神有些閃躲,但還是說了出來,「以後……以後家裡的事,咱們商量著來。你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都跟媽說。別……別再一個人憋在心裡了。」
我點點頭,眼眶有些發熱:「好。」
廟會上人山人海,充滿了新年的喧囂和喜氣。我媽和舅媽走在前面,像親姐妹一樣挽著胳膊,聊著家常。舅舅則像個盡職的保鏢,跟在她們後面,手裡拿著剛買的糖葫蘆和風車。趙文博也一改往日的沉迷手機,饒有興致地看著各種民間表演。
我走在最後面,看著他們和諧的背影,心裡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安寧。
原來,一個家庭最好的狀態,不是一個人默默地犧牲,而是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付出和索取,關心和體諒,都應該是雙向的。
下午回家,舅舅主動提議:「晚上咱們吃火鍋吧?這個簡單,大家一起動手,熱鬧!」
這個提議得到了一致贊同。
於是,我們一家人,第一次像一個真正的團隊一樣,分工合作。舅舅和我負責去超市採購,我媽和舅媽在家清洗蔬菜、準備鍋底,連趙文博都被分配了剝蒜的任務。
廚房裡,不再是我一個人的戰場,而是充滿了歡聲笑語。大家一邊幹活,一邊聊天,分享著各自生活中的趣事。我教舅舅怎麼辨認新鮮的牛肉,他則跟我講他年輕時鬧的笑話。我媽和舅媽,則像所有上了年紀的姐妹一樣,開始操心我和文博的終身大事。
當滾燙的火鍋在桌子中央升騰起熱氣,映照著每個人紅光滿面的臉時,我由衷地感覺到,這,才是我想要的年味。
不是一桌多麼豐盛的大餐,而是這種所有人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共同分享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