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今年45歲,年輕的時候天天胡吃海塞不注重運動,把自己吃出了「三高」。
在35歲那年,他開始下定決心改變,堅持每天跑步。從最初的3 km都費勁,到現在每次20 km都不在話下。周末有時間時,還會去參加半馬、全馬。
飲食上他也十分注意,長期保持低脂高蛋白的模式,堅持了10年時間,他的三高問題沒有了,每次體檢都顯示心肺功能優秀。
上周,他在跑步時突然感覺胸口發緊,休息後有所緩解,但繼續跑步後很快又出現。這讓他感覺情況不對,趕緊去了醫院檢查,經檢查發現心臟的前降支血管接近閉塞。

這讓他難以接受,自己健康飲食、積極運動,怎麼突然這樣了?
醫生稱,老劉這個病屬於非典型冠心病,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相關。
他長期運動會讓體內產生氧化應激反應,從而可能加速血管內皮損傷,導致血管狹窄。運動竟然會促進血管損傷,到底還能不能繼續運動?

一、你以為的「健康運動」,正在傷害血管!
你知道嗎?有時候運動反而會傷害你的血管!但這裡指的是過度運動,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加需要警惕。
人的血管並不是完全直的,在一些拐彎處可能會形成湍流。運動時血管會隨著身體的節律舒張、收縮,可當運動過度時,血管會承受較大的壓力,可能會誘發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而且,長時間的過量運動會讓心血管長時間處於高負荷狀態下,心臟、血管會一直處於高壓狀態下,還可能誘發心肌損傷、心肌炎等問題。

但現在各大指南都推薦大家積極運動,這是為什麼?
當然是因為適當運動對健康有好處了,《中華心血管病雜誌》上的研究指出,普通人每周應該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換算一下,相當於每周運動5天、每次半小時。
中等強度的運動,對提高身體代謝、心臟功能有好處,還可以讓血壓、心率下降,增強血管的修復能力,這樣一來可以抵消運動帶來的短暫傷害,獲得長久益處。

如何判斷運動是否過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高血壓中心主任程文立表示,可以測量運動後的血壓來判斷是否運動過量。
運動後血壓會有所上升,但不會>140/90 mmHg。如若你運動後發現血壓>180/110 mmHg,即便是後面下降到正常區間,仍說明運動過度,要及時減少運動量。

二、這3種運動不適合老年人,做多傷越重!
運動對於中老年人很重要,但前提是要選對運動方法,不恰當的運動方式只會帶來反效果。
下述的這幾種運動,不建議中老年人進行。
1、長跑
跑步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適當跑步可促進血液循環對健康有好處。但一般不建議老年人長跑,因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機能會明顯下降。而長跑對於耐力、關節的要求很高,容易加重膝關節、踝關節負擔,讓膝關節磨損加劇、關節退化加速。
本身罹患三高、冠心病等問題的老年人,長跑過程中還可能讓身體缺氧,引起心梗、腦血管意外發生。

2、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會給頸椎、腰椎帶來很大壓力,本身老年人的頸椎、腰椎就有一定退行性改變,在這個前提下還進行仰臥起坐的話,會讓退行性病變進一步惡化,可能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神經根壓迫等問題,甚至會導致脊髓損傷。
3、槓腿運動
槓腿運動是指一條腿站立,另外一條腿放在槓子上進行反覆摩擦的運動,該運動可擠壓、按摩肌肉來促進血液循環。但對於身體瘦弱、肌肉量少以及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進行運動會導致腿部靜脈損傷,甚至會加速血管的堵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高血壓中心主任程文立表示,可以測量運動後的血壓來判斷是否運動過量。
運動後血壓會有所上升,但不會>140/90 mmHg。如若你運動後發現血壓>180/110 mmHg,即便是後面下降到正常區間,仍說明運動過度,要及時減少運動量。

二、這3種運動不適合老年人,做多傷越重!
運動對於中老年人很重要,但前提是要選對運動方法,不恰當的運動方式只會帶來反效果。
下述的這幾種運動,不建議中老年人進行。
1、長跑
跑步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適當跑步可促進血液循環對健康有好處。但一般不建議老年人長跑,因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機能會明顯下降。而長跑對於耐力、關節的要求很高,容易加重膝關節、踝關節負擔,讓膝關節磨損加劇、關節退化加速。
本身罹患三高、冠心病等問題的老年人,長跑過程中還可能讓身體缺氧,引起心梗、腦血管意外發生。

2、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會給頸椎、腰椎帶來很大壓力,本身老年人的頸椎、腰椎就有一定退行性改變,在這個前提下還進行仰臥起坐的話,會讓退行性病變進一步惡化,可能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神經根壓迫等問題,甚至會導致脊髓損傷。
3、槓腿運動
槓腿運動是指一條腿站立,另外一條腿放在槓子上進行反覆摩擦的運動,該運動可擠壓、按摩肌肉來促進血液循環。但對於身體瘦弱、肌肉量少以及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進行運動會導致腿部靜脈損傷,甚至會加速血管的堵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