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姐二婚被婆婆攆出來,要回娘家伺候老媽,弟媳:媽不用你伺候
大姑姐二婚遠嫁,要賣房時,弟媳婦好言相勸,大姑姐不聽,還覺得弟媳婦自私,就想讓她伺候老媽。
她一意孤行,瀟洒一陣子,在婆婆家沒多久,就被婆婆攆出來了,她要搬回娘家伺候老媽,弟媳婦說:媽不用你伺候。
文/三姐150165142素材/張麗
鄰居張大爺家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叫曉鳳,兒子叫曉強。
張大爺當初在二輕局當領導,媳婦在街道大集體上班,兩口子感情很好,經濟條件也不錯。

所以在曉鳳四歲那年,張大爺媳婦又生了二胎,二胎是男孩,取名叫曉強。
親戚朋友都說,真是可心眼來的,一個女兒,一個兒子,湊成一個好字。
老大是女兒就是好上加好,因為當姐姐的,都會特別疼愛弟弟,將來你們兩個可省心了。

張大爺兩口子也覺得,確實都是這樣,看看左鄰右舍家,沒有哪家的姐姐不疼弟弟的。
張大爺兩口子雖然有了兒子,但是他們對待女兒和兒子,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讓女兒因為有了弟弟就受委屈。
他們給女兒買什麼,然後才會給兒子買。
從那以後,張大爺媳婦就一直在家看孩子做飯,因為婆婆不能幫忙看孩子了。
一晃曉鳳就高中畢業了,沒有考上大學,張大爺就託人給她找了個工作。
曉強學習一直很好,高中三年刻苦努力,如願考上了河北師範大學。
張大爺兩口子很高興,就把實在親戚都請來吃了一頓飯,和大家分享一下喜悅。

這時,曉鳳就不願意了,說爸媽就是重男輕女,從來沒有為她而請客吃飯。
舅舅和姑姑都說曉鳳:不知道你有什麼可以慶賀的事?再說,這是咱家的大喜事,就算你爸媽不想請客,我們也會讓他們請客吃飯,你不為弟弟高興,還挑你父母的禮?
雖然舅舅姑姑說,是他們主動隨禮的,但是曉鳳還是氣鼓鼓的。

曉強上大學了,曉鳳開始找對象了,對象在本地工作,老家不是當地人,婆婆家是農村的。
張大爺兩口子不同意,因為男方家在城裡買不起房子。怕女兒將來受苦。
可是曉鳳就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爸媽的話就是耳旁風。
後來沒有辦法,不結婚不行了。
張大爺兩口子陪嫁家具家電,曉鳳結婚了。曉強也馬上畢業了。
結婚後不久,曉鳳就生了女兒,婆婆想來伺候月子,曉鳳不讓,她嫌棄婆婆。
就讓娘家媽伺候月子帶孩子,張大爺沒人做飯吃,還得上班,曉鳳可不管那麼多。

曉強在大學期間談戀愛了,女朋友可可是北京市人。
畢業以後,曉強帶女朋友回來見家長,可可:身高1.63米,不胖不瘦,皮膚白皙,性格好,總是面帶微笑,一看就喜慶。北京市人,有一個弟弟 ,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條件不錯。
張大爺兩口子對可可非常滿意,過後就擔心起來:這要是兩個人成了,兩個人肯定會去北京工作,將來在北京市安家,那兒子離家可是300多公里,可就不在咱們身邊了。

不過,如果兩個人要在北京工作,咱也不能有反對意見,一來北京畢竟是首都,比咱小城市有發展前途,二來,可可真不錯,不能因為這個,讓兒子錯過這個好媳婦。
就在兩個人擔心時,兒子和可可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了,這無疑給張大爺兩口子,吃了一顆定心丸。
兒子是高中老師,兒媳婦是初中老師。
兩個人談婚論嫁時,可可父母不但沒有要彩禮錢,反而也陪嫁家具家電了。

張大爺兩口子覺得兒媳婦不讓兒子為難,也為公婆養老著想,放棄在北京工作,對兒媳婦高看一眼,覺得兒媳婦能嫁給兒子,真是祖上積德了。
這一年,曉鳳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讓媽媽回來了,張大爺也已經退休了。
次年,兒媳婦就給張大爺家添丁進口了,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張大爺有了大孫子,高興地極了。
辦滿月時,也是讓兒子牽頭,不然又怕女兒挑眼了,說爸媽偏心。

親戚朋友來的人可多了,都夸老張家娶了個好兒媳婦,人隨和,總是面帶微笑,說話也好聽。
兩家離得近,婆婆伺候可可月子時,就讓公公也過來吃飯,一家五口其樂融融的。
都說家和萬事興,曉強家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曉鳳脾氣不好,兩口子經常吵架,張大爺兩口子經常勸架,也天天為女兒著急上火。

後來,張大爺家的老房子拆遷了,張大爺要了一套回遷房,還有130萬現金。
曉鳳就讓父母把130萬,給姐弟倆分了,一家65萬。
兒媳婦不同意,她說:一家給50萬,剩下30萬,爸媽你們自己拿著,人老了手裡有錢,心裡有底。
曉鳳說:咱爸有退休金4800元,也夠爸媽花了,還是都分了吧。不然買樓房不夠,我家可沒地方借錢去,敢情你們兩口子掙錢多。
張大爺兩口子怕兩個孩子鬧矛盾,那就不分錢,乾脆讓他們看房,用這筆錢給他們一家買一套房。
曉鳳先挑了一處離娘家遠的新小區,買了商品房,花了68萬塊錢。
曉強兩口子在離父母家近的小區,選擇了一處二手房,只需要52萬塊錢。
張大爺嫌房子小,讓兒子選一個和姐姐一樣大的,最好是新小區的。哪怕給他們添上點錢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