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家產沒女兒份,半年後母親住院哥嫂連打10個電話,老公說別去
01
曾經有人說,現在很多父母,總是把錢給了兒子,把愛和責任給了女兒。
很多貼心的小棉襖,很吃父母畫的大餅。
只要父母稍微說些軟話和心酸的話,女兒多半都會心軟得一塌糊塗。
哪怕前面剛和父母斷絕關係,可一旦父母生病住院了,女兒又會忘記前仇舊恨,出錢出力照顧父母。
正因為女兒如此心軟,才讓重男輕女的父母,越發得寸進尺。
曉珍一直不明白,父母從小到大都是口口聲聲說最疼她這個小女兒。什麼好吃好玩的都給她留著。

02
曉珍感受著父母的疼愛,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會是父母心目中最有出息的女兒。
於是,在哥哥輟學出去闖蕩社會後,曉珍更是憋著一股氣努力學習,就為了讓父母臉上有光。
而她多年的努力,也終於換來了成果。她考上了重點大學,又找了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
所有人都夸曉珍父母有福氣,女兒這麼有出息,以後養老不用愁。
曉珍也覺得很自豪,凡事都喜歡沖在前面,為父母出錢出力。
更何況,父母也常常在她耳邊念叨:曉珍,你雖然是女兒,但你卻是我們的驕傲和底氣。
03
為了父母的這句湫隘,曉珍工作後就更為賣命了。
不等父母開口,每個月的工資都寄回去大半給父母支配,生怕父母委屈了自己。
哥哥闖蕩社會好幾天,卻依舊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好高騖遠,一事無成。
父母心疼他,又給他張羅相親和婚事。只是哥哥結婚,卻成為了全家人的心事。
哥哥的婚房和彩禮,父母費盡心思去借去湊,甚至不惜拿出養育之恩說服曉珍拿10萬。
好不容易哥嫂婚事順利結束了,父母又開始給他養孩子,養了一胎養二胎,任勞任怨,出錢出力。
04
父母也不會主動跟曉珍要錢,只是每次在曉珍打電話回去時,父母又不經意地訴苦哭窮,說自己要時刻看兒媳婦的臉色行事。
曉珍一聽,那就不得了了,很是心疼父母。
於是,她經常給父母寄錢,叮囑父母要捨得吃喝,不要摳搜。
結果,父母卻把她補貼的錢,一股腦全都補貼給了哥嫂,還美其名曰我的錢我做主。
想到自己是出於一片孝心,既然錢孝敬給了父母,那麼父母要給誰花,那就是他們的自由了。
曉珍沒有去斤斤計較,也沒有給父母切斷經濟來源。畢竟父母也確實不容易,要看兒媳婦的臉色。
05
直到在母親生病之前,早早就把娘家的家產全都提前分給了哥嫂。一套老房子,賣了50萬。
這筆錢,父母壓根就不曾跟她提過,直接就把錢給了哥嫂。
等曉珍得知後,哥嫂早就拿著錢去買了一套小區房,還美其名曰跟妹妹挨著,以後父母去妹妹家養老也方便。
曉珍氣得說不出話來,她並不是那種見錢眼開,非要和哥嫂爭個你死我活的性格。
可父母一邊享受著她的補貼,一邊又滿心滿眼只有兒子,這讓曉珍很是受傷和難過。
奈何,曉珍的想法和感受無人去關心,父母早早分家產給兒子的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06
半年後,母親生病住院,哥嫂早早就給她打了電話,讓她先轉1000塊錢辦理住院手續,再準備10萬備用,另外請三天假來醫院陪護一下。
曉珍內心雖然著急母親的病情,可她卻沒有一口答應哥嫂的無理要求。
家產哥嫂拿了,父母的養老自然也就歸哥嫂,怎麼還來找她這個外人去陪床呢?
曉珍不願意去陪床,也不願意像冤大頭一樣掏11萬。
老公見狀,直接想了個好主意:你別去醫院陪床,咱倆假離婚。
只要假離婚了,那么娘家媽媽就沒有資格去要求她伺疾。
這些年,對於曉珍無底線補貼娘家的行為,老公早就不滿了。
只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護,他一直沒有表達出來。
在老公看來,自己的女兒都離婚被拋棄了,岳父母不應該再強人所難。
只是辦法是好辦法,但曉珍也擔心,萬一弄巧成真了呢?萬一這婚離著離著就成真了呢?
大家說,為了躲避父母的養老,你願意採取這樣的方式推卸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