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劉先生最近喜歡上了徒步,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去徒步。上個月末,他徒步終於突破了自己的上限5km,堅持了10km!雖然過程很累,但堅持下來後的那種滿足感讓他覺得一切都值得。
後面的2天,他的下肢一直很酸軟,他沒當回事,只覺得是周末強度過大導致的,休息幾天就好了。
可隨著時間的發展,不僅沒有緩解,就連上肢也開始出現無力感,碗都端不起來。
去醫院時他腿軟的走不動路,最後還是藉助輪椅到了急診科。
急診科醫生初步了解情況後懷疑劉先生是劇烈運動後發生了橫紋肌溶解,可他身上沒有肌肉疼痛表現,所以排除了橫紋肌溶解。

隨後醫生給他安排了心電圖、頭顱CT檢查,排除神經系統、骨骼肌肉、腦出血以及腦梗塞等問題。
在心電圖檢查下發現他的Q-T間期延長,說明心臟電傳導系統出現問題,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會發生心臟停博,威脅生命!
之後劉先生才告訴醫生自己有甲亢病史,已經吃了好幾年藥了,這個關鍵信息沒有及時告知醫生給醫生氣得夠嗆。
甲亢患者肢體無力不外乎2個問題,一個是甲亢危象,身上會有明顯發熱、出汗、噁心嘔吐等表現,但這些症狀在劉先生身上沒有。

那就很可能是甲亢周期性麻痹,該症很可能與低鉀血症有關,醫生馬上為劉先生安排了血鉀檢查,這一查發現他的血鉀水平僅有1.8 mmol/L!屬於重度低鉀血症。
由於是甲亢所致的低鉀血症,所以情況十分危險,劉先生馬上被安排入住ICU病房進行補鉀治療。
在進入ICU病房後,劉先生出現了心臟停跳!病房的醫生護士馬上做出了搶救處理,但還是沒能挽回劉先生的生命,心臟已經等不到晚來的鉀元素了……

鉀元素到底是什麼?缺乏時竟會威脅生命?跟隨小九一起來具體了解。
一、這種被低估的營養素,很多人都缺乏
鉀離子在維持心臟跳動、神經-肌肉活動以及呼吸等生理功能上都有重要意義,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鉀離子濃度應該在3.5~5.5 mmol/L。
如心臟的正常搏動、肌肉收縮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代謝均需要鉀的參與;鉀主要存在於細胞內液內,對維持細胞完整性、電解質平衡很重要;鉀元素還對預防高血壓等慢性病有作用,當身體攝入過量鈉元素時,
鉀會促進鈉排泄、降低血管壓力,起到一定降壓作用。

研究發現,鉀不僅可以幫助預防慢性病,還對阻止鈣流失有幫助,可讓骨骼更加硬朗。我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內建議健康人鉀攝入量為每日2000 mg,預防慢性病的攝入量則要提高到每日3600 mg。但國人每日平均鉀攝入量僅有1616.9 mg,遠達不到預防疾病的攝入量。
當血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