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NBA水貨狀元,大家張口就是本內特、奧洛沃坎迪。但真要論「名氣」和「梗量」,夸梅·布朗絕對是繞不開的傳奇人物。畢竟,他可是麥可·喬丹親手選中的男人——第一位高中生狀元,頂著「下一個鯊魚」的名頭進聯盟,結果打成了「人類失誤精華」。但你說他真就那麼差?其實也不盡然。畢竟能在NBA混12個賽季、拿過總冠軍戒指、單場砍過30分19籃板的人,再差能差到哪兒去?

咱們先來說說他的「水」是怎麼被定義的。2001年選秀大會,喬丹在巫師當總裁,一拍桌子用狀元簽摘下了當時才19歲、身高2米11的夸梅·布朗。老喬是什麼人?籃球之神!神看中的人那能是凡人?結果呢?布朗新秀賽季場均僅4.5分3.5籃板,投籃命中率還不到四成。最經典的畫面莫過於某場比賽最後時刻,布朗空接脫手、傳球出界,鏡頭一轉,場邊的喬丹捂臉搖頭,表情比輸了總決賽還痛苦。

但咱們也得講道理。夸梅·布朗雖然數據普通,可也不是一無是處。他身體素質是真的炸裂,跑得快跳得高,胳膊還粗壯,防守端偶爾還能送出6個蓋帽、搶下5個搶斷——這種數據現在的中鋒有幾個能做到?他職業生涯最好的一個賽季在巫師,場均能拿到10.9分7.4籃板,你說這是水貨?那現在某些年薪2000萬的中鋒是不是得叫「空氣」?

問題出就出在期待值上。大家指望他成為奧尼爾,結果他只是一個藍領中鋒。再加上當時巫師隊氣氛緊張,喬丹對他極其嚴厲,動不動就開罵。一個十幾歲的高中生,哪受得了這種壓力?一來二去,心態崩了,技術動作也變形,拿球就怕失誤,越怕越失誤。這不叫水,這叫「被壓垮的天賦」。

有意思的是,離開巫師後,夸梅·布朗反而在湖人、活塞這些隊找到了位置。尤其是在湖人,雖然大家只記得他「手滑」和「黃油手」,但他可是當過首發中鋒的!還跟科比做過隊友。後來去了活塞,甚至有一段時間打得相當靠譜——場均接近兩雙,防守積極,偶爾還能秀一把小勾手。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退役之後的夸梅·布朗反而活明白了。人家沒像某些球星那樣破產或者沉迷花花世界,而是轉頭搞起了商業,做林業、收垃圾、租農機……聽起來是不是很接地氣?此外他還開了播客,經常犀利吐槽籃球圈那點事,比如直言「某些球星就是被高估」、「聯盟現在軟得像海綿」,敢說敢講,反而吸了一波粉。
所以你說夸梅·布朗水嗎?比起詹姆斯、鄧肯那種狀元,他確實不夠看。但你要把他和本內特這種真正打不出來的放在一檔,那也不公平。他更像是一個被時代、被環境、被過高期待給耽誤了的球員。如果晚生十年,在這個更注重身體天賦、更寬容年輕球員的聯盟里,他說不定能成為一個靠譜的吃餅中鋒+防守悍將。

最後不得不吐槽一句:喬老闆選人的眼光,從夸梅·布朗到亞當·莫里森,那真是「穩如泰山」——穩得讓你頭皮發麻。所以下次再說「水貨狀元」,別忘了夸梅·布朗這個名字,但也別忘了,他可能只是生錯了時代、跟錯了老闆。換個環境,也許結局完全不同。
——誰說狀元就必須成巨星?能掙大錢、搞副業、退休後活成人生贏家,不也是另一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