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6歲有4900退休金28萬存款,孫子結婚兒媳想借5萬,我說都拿去

有人說:人老了,一定要把養老錢捂住了,別都資助了兒孫,否則晚年堪憂。
深以為然!我今年76歲,退休多年,老伴過世,一個人獨居。
我每月有4900退休金,銀行還有28萬存款,平時兒子會開車來看我。
在我心裡,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兒媳這些年對我很好。
一年四季的新衣服,他們出去遊玩,從來都要問我去不去。
零食更是不斷,我不願跟他們一起居住,一是自己清靜,二是少很多矛盾。
前段時間,兒媳過來,跟我嘮叨起孫子的婚事,說還差5萬,想跟我借。
看到兒媳遞過來的借條,我啥話也沒說,拿出存摺交給她,說都拿去。
人老了,銀行里的存款也不過是數子,有兒孫們的孝心就足夠了。

我叫李勇,今年76歲,老伴過世,見過幾個相親對象。
跟比我小十多歲的女人搭夥一年,最終也因現實問題散夥。
自此,我開始一個人獨居,不是對方的問題,是我覺得一個人舒暢。
搭夥女人想讓兒子在我三居室結婚,我和她搬到她的老房子養老。
好借不好還,再說,房子和養老錢,對於我來說,是留給兒孫的。
老年人看似一切都自由,但真實的生活,卻是處處有牽絆。
沒有伴的日子,孤獨冷清,但也少很多生活瑣碎雜事,安靜地過日子。
我只有一個兒子,也只有一個孫子,況且孫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不等兒子提出來,我早早地把房子過戶到孫子名下,保留居住權。
手裡的存款,也只是應急,若真的是得了重大疾病,不需要搶救。
我覺得,體面有尊嚴的離世,才是我們老年人的福氣。
而長期臥床,等待生命的結束,既遭罪,又拖累子女,最終都是怨。

兒子兒媳都是普通人,掙錢養家,他們有套房子,也有存款。
可孫子的婚房要三代人的積蓄,我不能自私地握在手,不管他們。
在我看來,只要家人和睦,彼此真心相待,有人就有一切。
我這樣善待了兒孫,在我晚年時,他們一樣會善待我。
人生一世,就是一個不斷修行的過程,給自己,給兒孫積攢福報。
普通人的日子,簡單,也溫暖,平時兒子過來,陪我下盤棋,吃頓飯。
兒媳過來,給我收拾房間,拆洗被褥,給我把冰箱裡塞滿美食。
她知道我喜歡吃餃子,特意買了凍餃子的盒子,並在上面寫好什麼餡。
一個人吃不了多少,但每次打開冰箱,我內心就充滿生活真美好的感受。
歷經過缺吃少穿的日子,更加珍惜豐富的今天,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
身邊老夥計說我死腦筋,為啥不找個女人搭夥,這樣有人陪,還有人照顧。

老年人的戀愛,如同錢鍾書所說,那就是老房子著火,真的沒救了。
若因一時衝動,把房子和存款給了不相干的女人,不僅自責,還會被兒孫嫌棄。
人活一世,不僅僅是活自己,更是活一大家人,需要的是口碑和兒孫的惦念。
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再找老伴已經司空見慣,不再是啥新鮮事。
有過一次經歷就夠了,人終究是要孤獨老去,只是時間和長短的問題。
我家兒子兒媳都有孝心,而我又何必為本就為現實利益而在一起的女人。
也許,我這樣說會有很多老年人說我不開化,說我自私,說我貪婪。
說到底,老年人的搭夥相伴,也不過是兩個歷經歲月的老人,各取所需。
若條件和實力不對等,必然會引起失衡,給老年時光增加煩惱,何苦哀哉!
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感情的權力,但也有獨自走過歲月的勇氣。
至於房子和錢,我的認知,是留給自家兒孫。
所以,兒媳過來借錢為孫子結婚,我沒有一絲猶豫,讓她都拿走。
這既是我對兒孫的態度,也是給自己的晚年奠定基礎。
若因錢財跟兒孫之間有了心結,隔閡,做老人的心裡始終是放不下的。
錢財本身就是為生活服務的,孫子的婚事是頭等大事,延續香火,也是孝心。

兒媳重新給我寫了一份借據,我想著說,不用這麼麻煩,一家人不必這樣。
我每月4900的退休金根本花不完,只要我再健康地活幾年,也就啥都有了。
身體指標都還行,偶爾會有個頭疼腦熱,吃點藥就過了。
人老了,錢在我這裡,只是心安的數字,幫到孫子,也是一份親情互助。
孫子結完婚,兒媳把存摺又還給我,說用收的禮金給我補上了。
我相信兒子兒媳,他們也對我格外上心。
很早我就跟兒子說,將來我身體不好,也不用他們伺候,我去養老院。
不要把去養老院看成是因兒孫不孝,要學會真正的親情課題分離。
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去走,依靠誰都最終都會失望。
沒有希望也就沒啥失望,保持好心態平和,安靜地過日子。
無事多走出去享受陽光,閒著時多讀讀書,讓自己有事做。
就不會閒得發慌,無事可做的晚年,才是折騰生活瑣碎的根源。
有個愛好,填補老去時光里的孤獨寂寞,與自己和解相伴,讓時光精彩。
人老了,對兒孫不必吝嗇,血脈相連,幾十年的父子母女,知道彼此的品行。
相信子女,也是相信自己,相互給予最溫暖的親情互助,更有利於我們的晚年生活。
對此大家認為我的選擇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