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孫十五年反被逐,六旬老太狀告親子女」——這樣的標題確實吸引眼球。
回到家門口,她驚訝地發現林曉薇等在那裡,沒有打傘,渾身濕透。
「媽,我們能談談嗎?」女兒的聲音帶著哭腔。
盧桂芳沉默地打開門,遞給她一條幹毛巾。
「媽,撤訴吧。」林曉薇直接說道,「您知道曉剛的脾氣,他真的會跟您斗到底的。」
盧桂芳泡了一杯熱茶遞給女兒:「是他先起訴我的。」
「那是因為您拿走了房產證!」林曉薇激動起來,「媽,您知道曉剛的公司面臨破產嗎?他急需那套房子抵押貸款!」
盧桂芳看著窗外:「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包括您嗎?」林曉薇突然說,「如果您當年多關心一下曉剛的公司,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孫子身上,也許他不會陷入這種困境!」
盧桂芳轉過身,難以置信地看著女兒:「你這是責怪我沒有幫助曉剛的事業?」
「至少您可以給出建議!您以前是會計師啊!」林曉薇喊道,「但您眼裡只有孫子孫子孫子!好像我們做父母的都不存在一樣!」
這句話像一記重錘擊中了盧桂芳。她突然意識到,或許這場衝突不僅僅關於房子和金錢,還有著更深層的積怨。
「我以為幫你們帶孩子就是最好的支持。」她輕聲說。
林曉薇搖搖頭,淚水混著雨水滑落:「您接管了一切!程程第一次走路是在您身邊,第一次叫的是『奶奶』不是『媽媽』!您覺得我心裡好受嗎?」
盧桂芳跌坐在椅子上。她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問題。她以為自己是在幫助子女,卻可能無形中剝奪了他們為人父母的體驗。
「曉薇,我...」
「算了,現在說這些都沒用了。」林曉薇擦乾眼淚,「媽,我只求您一件事:撤訴,把房產證還給曉剛。他保證貸款到位後就贖回房子,還會給您足夠的補償。」
盧桂芳沉默良久。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敲打著玻璃窗,像是催促著她做出決定。
她想起丈夫臨終前的囑託:「桂芳,無論如何,要給自己留個家。」
她也想起孫輩們小時候的笑臉,想起子女們年輕時的模樣。
最終,她抬起頭,看著女兒的眼睛:「我需要時間考慮。」
林曉薇似乎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曉剛給的期限是明天下午。過後他就會全力推進訴訟。」
女兒離開後,盧桂芳獨自坐在客廳里。雨停了,夕陽從雲層中透出,給房間鍍上一層金色。
她走到書桌前,打開抽屜,取出那兩本鮮紅的房產證。指腹摩挲著封面上燙金的國徽圖案,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電話鈴聲再次響起,看來電顯示,是林曉剛。
盧桂芳深吸一口氣,接起了電話。
(以下為付費內容部分,約4000字,包含危機爆發、高潮與結局)
第六章 法庭對峙
庭審那天,盧桂芳提前半小時到達法院。她穿了一套深色西裝,頭髮整齊地梳在腦後,顯得莊重而堅定。
林曉剛和林曉薇一起出現,兩人都帶著律師,陣容明顯比她強大得多。母子三人在走廊相遇,卻沒有交談,只是默默點頭示意。
法庭上,林曉剛的律師首先陳述觀點:「我的當事人及其姐姐長期出資維護和改善涉案房產,且十五年來承擔了原告的全部生活費用。根據公平原則,他們應當享有該房產的部分權益。」
法官轉向盧桂芳:「被告方有何回應?」
盧桂芳的律師起身:「法官大人,我的當事人對房產擁有完全合法的所有權。子女的出資屬於自願贈與,沒有證據表明這是投資或借款行為。至於生活費用,我的當事人十五年來無償提供育兒服務,市場價值遠超所謂的生活費。」
林曉剛突然插話:「那她拿走房產證是什麼意思?做賊心虛嗎?」
法官敲了下法槌:「請遵守法庭紀律。」
接下來是舉證環節。林曉剛方面出示了裝修轉帳記錄、日常生活費支付憑證,甚至列出了十五年來為母親購買衣物的清單。
輪到盧桂芳方面時,她的律師出示了購房原始合同和全額付款證明,然後是租房合同和每月8000元的轉帳記錄。
「我的當事人不僅在法律上擁有房產所有權,在道德上也問心無愧。」律師總結道,「她甚至以市場價支付了十五年的育兒服務費用,儘管沒有任何法律要求她這樣做。」
法庭進入辯論階段,氣氛越發緊張。林曉剛堅持認為母親的行為是「背信棄義」,林曉薇則哭著說「家庭不是講法律的地方」。
就在這時,盧桂芳要求發言。獲得允許後,她緩緩起身,從包里拿出一個舊相冊。
「法官大人,這是我唯一想出示的證據。」她將相冊遞給法庭工作人員,「這裡面記錄了過去十五年的真實情況。」
相冊在法庭上被一頁頁展示。照片記錄了孫輩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學、生日派對、畢業典禮...而在幾乎每張照片的背景或角落中,都有盧桂芳忙碌的身影。
最後幾頁不是照片,而是精心保存的便條和記錄:
「程程發燒一夜,奶奶未眠」;
「朵朵比賽獲獎,奶奶陪同練習27次」;
「家長會記錄:奶奶出席48次,父母出席共5次」;
......
林曉薇突然痛哭失聲:「媽,別放了...」
林曉剛臉色鐵青,雙手緊握成拳。
盧桂芳平靜地繼續說:「我不是要證明自己多偉大,只是想說明一個事實:家庭中的付出,從來不只是金錢那麼簡單。」
她轉向子女:「你們記得給我生活費,記得付裝修款,但這些數字背後,是我十五年的青春和自由。」
法庭一片寂靜。
第七章 意外轉機
就在法官準備宣布休庭時,法庭的門被推開了。程程和朵朵站在門口,氣喘吁吁,顯然是匆忙趕來的。
「法官先生,我們能說幾句話嗎?」十八歲的程程問道,語氣堅定。
獲得許可後,兩個年輕人走到法庭中央。朵朵從背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筆記本:
「這是奶奶的日記,她可能自己都忘了有這個東西。」朵朵聲音有些顫抖,「過去十五年,她記錄了我們成長的每一天,也記錄了對爸爸媽媽的感激和關心。」
程程接著說:「我們知道今天有這場官司,特地回家找到了這個。請法官和大家都聽一段。」
朵朵翻開日記,讀了起來:「今天曉剛的公司遇到困難,他看起來好累。我多希望能幫他分擔,但我知道最好的支持是帶好朵朵,讓他無後顧之憂...」
「曉薇升職了,真為她驕傲。但她壓力好大,今天又對程程發脾氣了。我得想辦法多幫幫忙...」
日記一頁頁被讀出來,記錄著一個母親和祖母的愛與擔憂。法庭上許多人悄悄拭淚。
林曉剛突然站起來:「別讀了...」他的聲音嘶啞,「媽,對不起...」
林曉薇已經哭得不能自已。
程程看著父母和姑姑:「我們知道你們都是愛我們的,但為什麼不能彼此相愛呢?奶奶付出的不比任何人少啊。」
朵朵走到盧桂芳身邊,擁抱了她:「奶奶,謝謝您。不管法庭怎麼判,您永遠是我的家。」
那一刻,盧桂芳的防線徹底崩潰,淚水奪眶而出。
法官宣布休庭半小時,讓雙方嘗試調解。
第八章 和解與新生
調解室內,一家人首次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
林曉剛先開口:「媽,我錯了。公司面臨破產,我壓力太大,把氣撒在您身上...對不起。」
林曉薇擦著眼淚:「我也錯了。其實我一直嫉妒您和孩子們那麼親,覺得自己像個失敗的母親...」
盧桂芳握住兩人的手:「我也有錯。我大包大攬,沒有考慮你們的感受。作為母親,我應該更好地平衡關係。」
經過深入交談,他們達成了和解:盧桂芳撤回反訴,子女撤回起訴;房產仍歸盧桂芳所有,但她同意抵押部分價值幫助曉剛的公司渡過難關;每月8000元的轉帳停止,改為正常的家庭互助。























